-
供應優(yōu)質的生石花種子
- 供應商家:沭陽縣誠意花木園藝場
- 發(fā)布時間:2018/4/8
- 有效期限:2018/4/8
- 供應地點:江蘇沭陽
- 該信息已被查詢次
種類:種子 | 分類:家庭園藝用花種子 | 品種:生石花 |
類別:組合類 | 應用場景:花圃苗圃生產 | 播種期:春 |
盛花期:秋 | 品種純度:100(%) | 病蟲害:有 |
繁殖方式:播種苗 | 生長適溫:15℃一24℃(℃) | 凈度:96(%) |
含水量:6(%) | 發(fā)芽率:95(%) | 百粒重/千粒重:0.1(g) |
生石花又名石頭花,原產非洲南部,若非雨季生長開花,在原產地的礫石中生石花是很難被發(fā)現(xiàn)的,這是它為了防止小動物掠食而形成的自我保護天性,稱為“擬態(tài)”。
1 基本介紹
中文學名:生石花
中文別名:頭花、象蹄、元寶
英文名: living stone
二名法: Lithops pseudotruncatella (Bgr.) N.E.Br
界: 植物界
門: 被子植物門
亞綱: 石竹亞綱 綱: 雙子葉植物綱,又稱木蘭綱。
科:番杏科(Aizoaceae)
屬:生石花屬(Lithops)
種:生石花
分布: 原產于非洲南部
2 形態(tài)特征
多年生小型多肉植物。莖很短,常常看不見。變態(tài)葉肉質肥厚,兩片對生聯(lián)結而成為倒圓錐體。品種較多,各具特色。3—4年生的生石花秋季從對生葉的中間縫隙中開出黃、白、粉等色花朵,多在下午開放,傍晚閉合,次日午后又開,單朵花可開7—10天。開花時花朵幾乎將整個植株都蓋住,非常嬌美。花謝后結出果實,可收獲非常細小的種子。生石花形如彩石,色彩豐富,嬌小玲瓏,享有“有生命的石頭”的美稱。 莖呈球狀,依品種不同,其頂面色彩和花紋各異,但外形很像卵石。秋季開大型黃色或白色花,狀似小菊花。
全株肉質,莖很短。肉質葉對生聯(lián)結,形似倒圓錐體。有淡灰棕、藍灰、灰綠、灰褐等顏色,頂部近卵圓,平或凸起,上有樹枝狀凹紋,半透明。花由頂部中間的一條小縫隙長出,黃或白色,一株通常只開1朵花(少有開2—3朵),午后開放,傍晚閉合,可延續(xù)4—6天,花徑3—5cm?;ê笠捉Y果實和種子。
3 生長習性
喜陽光,生長適溫為20℃一24℃,春秋季節(jié)宜放在南向陽臺上或窗臺上培養(yǎng),此時正是其生長旺盛期,宜每隔3—5天澆1次水,促使生長和開花。生石花的生長規(guī)律是3—4月間開始生長,高溫季節(jié)暫停生長,進入夏季休眠期,秋涼后又繼續(xù)生長并開花,花謝之后進入越冬期。
原產南非開普省*度干旱少雨的沙漠礫石地帶,全年雨量在250mm以下,冬季平均氣溫IO℃,夏季20--25℃。干季休眠,球體漸次萎縮埋入土中,僅留頂面露出地表而似砂礫。此種“擬態(tài)”有防鳥獸吞食的作用。
為了適應環(huán)境,便由雙子葉植物演進成多肉化的典型球葉植物,靠皮層內貯水組織保存難得的一點水分生存。其頂面稱為“窗”.窗內有葉綠素進行光合作用。頂部略平,中間有一道縫隙,3~4年生的植株在秋季就是從這個縫隙里開出黃、白或粉色的花朵。
性喜陽光,耐高溫,但需通風良好,否則容易爛根。忌澇。冬季溫度需保持8~10℃。
多用播種繁殖,宜秋播。播后10—20天可出苗。苗期忌過度潮濕。
夏季高溫時休眠或半休眠,應稍遮蔭并節(jié)制澆水。
3.1 生長環(huán)境
生石花原產地非洲南部及西南非的干旱地區(qū)的巖床裂隙或礫石土中。在干旱季節(jié)植株萎縮并埋覆于礫石沙土之中或僅露出植株頂面,光線僅從透光的頂面(窗口)進入體內。當雨季來臨,又快速恢復原來的株型并長大。因此若非雨季生長開花,在原產地的礫石中生石花是很難被發(fā)現(xiàn)的,這是它為了防止小動物掠食而形成的自我保護天性,稱為“擬態(tài)”(mimicrp)。屬名Lithops,是希臘文Lithos(石)和ops(外觀)組成的,*早的中文名為“石觀”(見楊氏園藝名典),現(xiàn)在國內通用的中文名為“生石花”。
4 栽培繁殖
生石花幼苗養(yǎng)護較困難,喜冬暖夏涼氣候。每年3-4月長出新的球體狀葉片時,老的球狀葉逐漸萎縮,夏季新的球狀葉越長越厚,始終保持2片球狀葉。生長期需較多的水分,但不能過濕,易長出青苔,影響球狀葉正常生長。同時,每半月施肥1次,但肥液*不能沾污球狀葉。秋季開花后暫停施肥。冬季放陽光充足處養(yǎng)護,如遇低溫或過于蔭蔽,球狀葉生長不好,會逐漸皺縮。盆栽生石花周圍可放色彩鮮艷的卵石,既起支持作用,又可增加觀賞效果。
喜溫暖干燥和陽光充足環(huán)境。怕低溫,忌強光,宜疏松的中性沙壤土。冬季溫度不低于12℃。
盆栽生石花,因其根系很深,故宜用筒子盆。盆土選用含石灰質豐富而又排水良好的砂質土。
用棍插坑,深度相當成苗的一半,將苗栽入,用洇水法潤透盆土。澆水是日常管理中*經常做的工作。它與植株生長狀況、栽培基質及器皿、天氣情況和四季變化等密切相關。在生長較好的時期內,應充分考慮植物的生長需要,可多澆一些;反之則少澆一些。陰天或雨天可停止?jié)菜?。栽植容器小的澆水次?shù)要多些;反之要相應減少。長勢較好的植株可以多澆一些,有傷病的可基本不澆,或少澆一些。此外生長旺季可往植株上噴水,但正在開花的植株或有傷口的植株切忌噴水??傊鶕?jù)具體情況靈活掌握。春季生長旺盛,供水要充足。秋季開花以后要逐漸減少澆水,冬季要嚴格控制澆水,保持盆土干燥為好。
從季節(jié)變化看,春天植株生長強勁,氣溫漸高,光照增強,需水量相應較大。當溫度升高到30℃左右時,就需開窗通風,以降低室溫。隨著空氣的流通,水分蒸發(fā)增加,要漸漸 增加澆水量及澆水次數(shù)。
夏天氣溫越來越高,生石花逐步進入休眠狀態(tài),一定要節(jié)制澆水。在氣溫較高、相對濕度較大的雨季,基本要停止?jié)菜?,使植株充分休眠。如此時盲目澆水,可能會很快死掉。秋季氣溫逐漸降低,晝夜溫差也相應加大,生石花慢慢恢復生長。這時適當增加澆水次數(shù)和澆水量,能保持較好的長勢。冬季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季節(jié)。就北方而言,因室內采暖條件不同,室溫差異很大。所以澆水要根據(jù)室溫和采光狀況而定。如室溫能達到15—28℃左右,可正常管理,適當多澆些水。室溫越低,越要節(jié)制澆水。如室溫只有9℃左右,應基本停止?jié)菜?,以增加植株的抗寒能力。澆水的具體時間:生長季節(jié)應在早晨,冬季宜在晴天的中 午。烈日曝曬下的植株切忌中午澆水。
生石花在生長中有一個脫皮、分裂的過程。通常是在冬末春初,植株中縫逐漸開裂,在開裂處有一個或兩三個新的植株 逐漸長大,而原有的植株逐漸枯萎,為新株所取代。這個由新植株替代老植株的過程,就是脫皮生長和分裂繁殖過程。在上 述整個過程中,切忌往植株上噴水,以防感染。
喜陽光充足,生長適溫為10~30℃,可放在通風良好的陽臺、窗臺上培養(yǎng)。夏季在盆土表面鋪上一層小卵石防曬降溫,有利其根系生長。生石花的生長期為3~5月,6月后氣溫升高即休眠,氣溫低于8℃時也休眠。冬季應放在15℃以上的房間里養(yǎng)護。如果室溫低,可將其放在室內向陽處密閉的魚缸內。
每半月施肥1次,但肥液*不能沾污球狀葉。秋季開花后暫停施肥。
主要發(fā)生葉斑病、葉腐病危害,可用65%代森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灑。蟲害有螞蟻和根結線蟲危害,用換土法減少線蟲侵害。防止螞蟻,可用套盆隔水養(yǎng)護,使螞蟻爬不到柔嫩多汁的球狀葉上。
盆栽生石花,根系少而淺,周圍可放色彩鮮艷的卵石,既起支持作用,又可增加觀賞效果。
4.1 繁殖方法
常用播種繁殖。4-5月播種,種子細小,采用室內盆播,播種溫度22-24℃。播后約7-10天發(fā)芽。幼苗僅黃豆大小,生長遲緩,管理必須謹慎。實生苗需2-3年才能開花。
春季開始生長時,原來的老植株逐漸萎縮并被新長出的植株所漲裂。此時要減少澆水,保持盆土略干燥些,并忌直接向植株上噴水,以防傷口感染引起腐爛。入夏后移至室內半光處,避免強光直射,同時要及時開窗通風降溫,并要控制澆水,才能使其安全度夏。入秋后要逐漸增加澆水量,并施少量復合肥料,以利孕蕾開花。花謝后又要逐漸減少澆水,冬季更要嚴格控制澆水,以識持盆土干燥些為好。越冬期間要放在陽光充足處,室溫保持在10度以上即能安全越冬,但*好將其放在室溫15℃以上的房間。生石花根系發(fā)達,故宜選用深盆栽培。盆土可用腐葉土4份、石灰質材料(貝殼粉、蛋殼粉、陳灰墻屑等)3份、河沙3份混勻配制。栽植不能過深,否則易引起植抹腐爛。繁殖生石花,采用播種和分株均可。家庭繁殖生石花,因需要的數(shù)量不多,可直接分栽從老株縫隙中抽生出的幼小植株。此法既簡便易行,又可縮短繁殖時間。
播種和分株繁殖。
晚秋種子成熟后立即采種盆播,也可翌年5月中旬再播。種子細小,采用室內盆播,播后覆土宜薄,盆土干時應采取浸盆法澆水,切勿直接澆水,以免沖失種子。播種溫度22-24℃。播后約半個月可出苗,出苗后讓小苗逐漸見光。
生石花每年春季從中間的縫隙中長出新的肉質葉,將老葉脹破裂開,老葉也隨著皺縮而死亡。新葉生長迅速,到夏季又皺縮而裂開.并從縫隙中長出2~3株幼小新株,分栽幼株即可。
4.2 管理要點
濕度管理
喜歡較干燥的空氣環(huán)境,陰雨天持續(xù)的時間過長,易受病菌侵染。怕雨淋,晚上保持葉片干燥。*適空氣相對濕度為40~60%。
溫度管理
*適生長溫度為15℃~25℃,怕高溫悶熱,在夏季酷暑氣溫33℃以上時進入休眠狀態(tài)。忌寒冷霜凍,越冬溫度需要保持在10℃以上,在冬季氣溫降到7℃以下也進入休眠狀態(tài),如果環(huán)境溫度接近4℃時,會因凍傷而死亡。
在夏季:
1.加強空氣對流,以使其體內的溫度能散發(fā)出去;
2.放在半蔭處,或給它遮蔭50%;
3.給它適當噴霧,每天2~3次。
在冬季
: 1.搬到室內光線明亮的地方養(yǎng)護;
2.在室外,可用薄膜把它包起來越冬,但要每隔兩天就要在中午溫度較高時把薄膜揭開讓它透氣;
光照管理
在夏季放在半蔭處養(yǎng)護,或者給它遮蔭50%時,葉色會更加漂亮。在春、秋二季,由于溫度不是很高,就要給予它直射陽光的照射,以利于它進行光合作用積累養(yǎng)分。在冬季,放在室內有明亮光線的地方養(yǎng)護。平時放在室內養(yǎng)護的,要放在東南向的門窗附近,以能接收光線,并且每經過一個月或一個半月,要搬到室外養(yǎng)護二個月,否則葉片會長得薄、黃,新枝條或葉柄纖細、節(jié)間伸長,處于徒長狀態(tài)。
肥水管理
它的耐旱能力很強,在干旱的環(huán)境條件下也能生長,但這并不等于不給它澆水或澆肥;其根系怕水漬,如果花盆內積水,或者給它澆水澆肥過分頻繁,就容易引起爛根。給它澆肥澆水的原則是“間干間濕,干要干透,不干不澆,澆就澆透”,澆肥澆水時晝避免把植株弄濕:
春、秋兩季:這兩個季節(jié)是它的生長旺季,肥水管理按照“花寶”——清水——“花寶”——清水順序循環(huán),間隔周期大約為:室外養(yǎng)護的2~4天,晴天或高溫期間隔周期短些,陰雨天或低溫期間隔周期長些或者不澆;放在室內養(yǎng)護的3~6天,晴天或高溫期間隔周期短些,陰雨天或低溫期間隔周期長些或者不澆。
夏季:夏季高溫期它往往進入休眠狀態(tài),對肥水要求不多,甚至要控肥控水。肥水管理按照“花寶”——清水——清水——“花寶”——清水——清水順序循環(huán),間隔周期大約為:室外養(yǎng)護的3~5天,晴天或高溫期間隔周期短些,陰雨天或低溫期間隔周期長些或者不澆;放在室內養(yǎng)護的4~7天,晴天或高溫期間隔周期短些,陰雨天或低溫期間隔周期長些或者不澆。澆水時間盡量安排在早晨或傍晚溫度較低的時候進行。還要經常給植株噴霧
聯(lián)系時請說明是在園林網(wǎng)上看到的,謝謝。
供應商信息
- 沭陽縣誠意花木園藝場
- 聯(lián)系人:陳意
- 所在地:江蘇 沭陽
- 地 址:江蘇省沭陽縣顏集鎮(zhèn)堰下花木區(qū)
- 手 機:15951525756
- 電 話:0527-83396305
- 認 證:
- 收藏名片 遞交名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