資 | 資訊 | 商人 | 設計 | 園藝 | 景觀 | 商 | 供應庫 | 求購庫 | 產(chǎn)品庫 | 黃頁 | 會展 | 其 | 園林論壇 | 植物庫 | 圖書 | 搜索 | 傳媒 | 建站 | ||
訊 | 工程 | 古建 | 資材 | 氣象 | 植保 | 務 | 招投標 | 網(wǎng)交會 | 產(chǎn)品報價 | 人才 | 它 | 園林通典 | 服務指南 | 論文 | 法規(guī) | 調(diào)查 | RSS |


學 名:Pteris cretica ‘Albo-Lineata’
別 名:野雞尾、大葉鳳尾蕨
科:鳳尾蕨科 屬:鳳尾蕨屬
產(chǎn)地分布:
白玉鳳尾蕨原產(chǎn)我國華南、西南地區(qū),北方地區(qū)有零星栽培。
形態(tài)特征:
大葉鳳尾蕨的變種,是一種具有很高觀賞價值的小型陸生蕨。株高20~50厘米,具有短小而匍匐的根狀莖,一回奇數(shù)羽狀復葉,叢生,長15~40厘米。每羽葉有小葉5~7片,葉片寬闊,中間有一縱向的白斑條,十分醒目。
生長習性:
喜溫暖、濕潤環(huán)境,不甚耐旱,喜明亮散射光,也較耐陰,忌強光直射,以疏松、透氣的微酸性中性土壤為宜。
繁殖培育:
白玉鳳尾蕨的繁殖可用播種、分株、組織培養(yǎng)等方法,常用分株法。分株一般于春、秋季進行,以5~6月最適,因梅雨期間空氣濕度大,生長恢復快。
用孢子播種繁殖時,將成熟孢子均勻撒播在消毒的磚屑基質上,然后連盆浸入淺水中,利用滲透作用使盆土充分濕潤,上蓋玻璃,并置于庇蔭處,保持20~25℃,30~40天長出孢子體,60天左右長出孢子葉。
組織培養(yǎng)可利用孢子等為外植體進行。孢子播種采用的培養(yǎng)基為1/2MS+0.1mg/L 6-BA+0.1mg/L NAA;繼代培養(yǎng)基為1/2MS+0.5mg/L BA+1.0mg/L IAA;誘導生根的培養(yǎng)基為1/2MS+0.5~1.0mg/L IBA。
園林用途:
白玉鳳尾蕨,由于其小巧飄逸的株形,斑紋醒目的葉片,給人清新亮麗、賞心悅目的感覺,是一種十分優(yōu)秀的室內(nèi)觀葉植物,適于小型盆栽,裝點書房、案幾、窗臺等,在園林中可用于山石盆景的布置,也可作切花的配葉。
內(nèi)容: | |
關于我們 | 客戶服務 | 服務條款 | 聯(lián)系我們 | 免責聲明 | 設為首頁 | 添加收藏 | 友情鏈接 | 重點扶持 | |||||||||||
|
||||||||||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