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地分布:
廣泛分布于歐亞草原區(qū),在地理成分上屬歐亞草原種。在我國廣布于黑龍江、吉林、遼寧、河北\內蒙古、山西、陜西、甘肅、新疆等省(區(qū))的草原區(qū)內或干山坡。國外主要分布于蒙古、蘇聯遠東南部,西伯利亞南部,哈薩克斯坦、高加索、伏爾加河流也有分布。
形態(tài)特征:
多年生密叢旱生小型禾草。植株通常綠色,秋后常呈紅褐色,稈密具多節(jié),直立或散纖細,高10—40cm,干后常成碗蜒狀或螺旋狀彎曲。葉鞘長于節(jié)間,無毛,層層包裹直達花序的基部,葉舌有一圈很短的纖毛,葉片質較薄狹條形,扁平內卷粗糙。圓錐花序狹窄,多技或單生,小穗長5—7mm ,含2—3小花,綠色或帶紫色,穎具1脈,外稃先端有主脈延伸的短芒,內稃狹窄與外授等長。花果期7—9月
生長習性:
繁殖培育:
園林用途:
病蟲害防治